第一课开启!“无废公众教育”进校园

来源:中国环境网 | 2022-04-24 10:54:52 |

今天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百事集团和赠与亚洲携手发起的“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的“无废知识”第一课开课。

“无废知识”第一课是“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的“无废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北京、杭州等70多所中小学开启“无废知识”第一课,通过专家讲座、学生主题演讲、教师现场授课等多元化形式,向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师生关注垃圾减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共同践行无废理念。

“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重要成果之一的《无废校园指标体系》在本次活动中发布。这份指标体系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组织专家团队在充分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组织管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社会影响等多个因素而制定,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多个二级指标,是 “无废校园”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也希望在未来能够推广至全国范围,支持全国“无废校园”的建设。

“无废校园”并不是没有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废弃物能够全部综合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校园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校园内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终极目标。在校师生在校园内的实践探索逐步扩展到家庭、社会,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知识”第一课的课堂上分享了很多简便易行的探索案例,如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的同学们在以图书漂流为载体,在调查的基础上,倡导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倡导图书循环利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节水、节纸、光盘行动、废物不废等活动。人大附中附属实验小学用环保戏剧,激发同学们开展校园调查的热情。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赵溪老师以“适可而纸——校园用纸减量微讲座”、助力打造“无废校园”。北京市级骨干教师刘华老师现场带领乡村的孩子们,将身边的废弃物变成科学实验的器材与道具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项目除了“无废校园”指标体系,还结合中小学课程编制无废课程和读本,如《无废生活从我做起》读本、《塑料瓶的妙用》课程等,更正在开发无废小程序,公众可在小程序中计算自己的生活碳足迹、学习无废生活案例等。项目更会在未来的两年里走进全国50所学校推广“无废校园”试点。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表示:“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和近期工作部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环境治理方面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出了积极尝试。‘无废校园’作为‘无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副总裁张咏清女士表示:“百事公司旗下食品工厂固体废弃物早在2016年就已经实现总回收利用率达99.7%以上。同时,公司还将‘包装无废’设立为公司的环保愿景,通过减量、回收、重塑的方法减少、消除塑料废弃物。百事公司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在国家无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表示:“‘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切实行动。学校是传播‘无废’理念和实践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 无废公众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 公众教育 校园管理